VL Plan Apo Series Objectives 明视场观察设计的高端光学物镜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(半导体晶圆缺陷分析)、生物医学(活细胞动态观察)、材料科学(金属表面微观结构研究)等领域。

超宽视场 + 极深焦深,低倍率下保持 13mm 工作距离,允许样本表面有一定起伏(焦深 440μm 覆盖大范围高度差)。可应用于PCB 板 / 晶圆整片扫描、大尺寸零件表面缺陷筛查、需集成激光加工头的自动化产线(大间距避免碰撞)。

A benchmark for ultra-long working distance: the 34mm spacing enables observation of ultra-thick/irregular samples (e.g., 3D printed parts, transparent thick films), while achieving a 5μm resolution (twice that of the 1X model).
It can be applied to thickness inspection of new energy battery pole pieces (thick coatings) and non-destructive observation of samples with complex morphologies (e.g., surfaces of cast and forged parts).

超长高工作距41mm 工作距几乎可容纳手指操作,适配大样品或需工具干预的场景;中低倍过渡:2.8μm 分辨力比 1X/2X 提升显著,兼顾视野与细节。
应用于:
电子元件检测(如 PCB 板)、矿物颗粒观察、大体积样品局部精细分析。

中低倍 “平衡者”:NA=0.14 提升分辨率(2.0μm),35mm 工作距仍保留操作空间;性价比之选:兼顾放大、分辨率与实用性,适配常规实验室中低倍观察。
可应用于细胞群落观察、纤维直径测量、金属晶粒初步分析。

中倍率观察下的“性能拐点”,通过数值孔径(NA)的突破、色差校正以及工作距离的保持,将“视场广度”和“细节深度”有机融合。
它精准适配细胞形态、材料缺陷、生物结构等细分场景,成为实验室中倍率观察的“效率领导者”。

经典 “万能镜”:10 倍放大 + NA=0.28,兼顾分辨率(1.0μm)与工作距(34mm),适配 90% 以上常规观察;轻量高效:217g 重量对显微镜负载友好,长期观察不易疲劳。
应用于细胞内部结构(如细胞核)、细菌形态、金属磨面晶粒观察。

中高倍 “过渡桥”:NA=0.35 提升分辨率(0.8μm),22mm 工作距仍支持有限操作(如微调样品);细节深化:比 10X 分辨率提升 20%,适合观察细胞器、纤维细节。
应用于:
线粒体观察、纤维编织结构、半导体芯片电路线分析。

高倍 “精准眼”:NA=0.42 接近油镜下限,分辨力 0.7μm 进入亚微米深层;焦深收窄:±1.6μm 焦深需样品更平整,适合超薄切片或精细调焦。
应用于:
细胞器细节(如高尔基体)、病毒颗粒(染色后)、金属相界观察。

高倍 “核心镜”:NA=0.55 赋能 50 倍下 0.5μm 分辨力(接近 550nm 波长衍射极限);视场极窄:0.48mm 视场需精准定位,适合单细胞、纳米结构观察。
应用于:
细胞核亚结构、纳米颗粒、金属孪晶界分析。

NA=0.7+100 倍放大,实现 0.4μm 分辨力(550nm 下理论最高),逼近光学显微镜极限;6mm 工作距需严格控光(建议搭配盖玻片),焦深极浅(±0.56μm)对样品平整度要求极高。
应用于病毒形态(高染色度)、蛋白质晶体、半导体量子点观察。
VL Plan Apo HR 明视场观察物镜 高分辨率工业级物镜 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与微电子检测、生物医学超微结构研究、材料科学与新能源等领域。

25 毫米工作距离(WD)仍属于 “长工作距离” 类别(比同系列的高倍率 HR 型号更长)。
然而,其数值孔径(NA)跃升至 0.21,分辨率突破至 1.3 微米(接近中倍率镜头的性能),实现了操作空间与细节观察的平衡。

After the numerical aperture (NA) exceeds 0.42, the resolution reaches the sub-micron level (0.7μm). With a 15mm working distance (WD),
it still supports limited operations (e.g., auxiliary micro-operation), making it a universal high-resolution model for industrial quality inspe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.
It can be applied to:

NA=0.6 平衡分辨力(0.5μm)与工作距(9.5mm),无需油浸即可观察亚微米结构;平场设计价值凸显:20 倍下全视场清晰,适配 1″相机(0.48×0.64mm 视场)拍摄无畸变图像。
应用于:
细胞器 精细结构(如线粒体嵴、高尔基体);
半导体 电路线宽 测量(≤1μm 线宽);
薄膜 层间缺陷 检测(如光伏膜分层)。

干镜 “性能巅峰”:NA=0.75+50 倍放大,0.4μm 分辨力逼近 550nm 波长衍射极限(理论~0.41μm);5.2mm 工作距突破:高 NA 下仍保留 5mm 以上操作空间,适配超薄切片(≤5μm)或芯片观察。
应用于:

NA=0.9+100 倍放大,0.3μm 分辨力突破人眼识别极限(需图像辅助);1.4mm 工作距需 超薄平整样品(≤1μm)+ 盖玻片,复消色差保证高倍下色彩精准。
应用于:
VL Plan Apo SL 是明视场观察中的 “高端配置”,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、材料科学、质量控制。

20× 级 “显微操作伴侣”:30mm 工作距为镊子夹取、液体滴加预留充足空间,适配厚样品(如 10-15μm 植物切片)分层观察,告别 “高倍必贴样” 局限;复消色差稳基础画质:明场观察时,细胞边界与染色区域无色彩偏移,满足常规病理切片、材料缺陷初筛需求。
应用于:
植物维管束多层结构分析、细胞团显微注射辅助观察、PCB 线路表面缺陷普查。

50× 级 “平衡王者”:NA 提升至 0.42,分辨率跃升至 0.7μm(清晰辨线粒体嵴),20mm 工作距仍支持载物台微调,打破 “高分辨必失操作” 矛盾;复消色差抗畸变:1″相机视场(0.19×0.26mm)内边缘与中心清晰度一致,适配金属晶粒边界、薄膜针孔缺陷的定量分析。
应用于:
细胞细胞器细节观察、铝合金时效相分析、光伏膜层间缺陷定位

100× 级 “操作友好型极限镜”:13mm 工作距允许超薄样品(≤5μm)的细微调焦,避免常规高倍镜 “一碰就糊”;NA=0.55 + 复消色差,高倍下色彩与清晰度双优,突破亚微米结构(如病毒形态、纳米颗粒)观察瓶颈;
应用于:
染色病毒包膜结构分析、半导体栅极线宽测量(≤0.5μm)、高岭石片层超精细观察。
VL Plan Apo NIR/VL Plan Apo NIR HR 明视与近红外加工的协同革新,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、工业检测、设备集成。

20mm 长距适配 厚样品近红外透照(如硅片、植物茎秆),操作空间充足;复消色差校正 800-1200nm 色差,近红外荧光标记(如 Cy5.5)成像无色偏,清晰呈现深层细胞轮廓。
应用于:
近红外活细胞深层成像、硅晶圆内部缺陷普查、植物维管束透照分析。

NA 提升至 0.55,突破 0.5μm 分辨率,可辨 量子点、半导体缺陷;13mm 工作距支持载物台微调,适配玻璃杂质、薄膜层间缺陷的近红外显微。
应用于:
近红外荧光细胞器观察、光伏膜缺陷定位、纳米颗粒尺寸分析。

NA=0.6+HR 设计,突破近红外衍射极限,解析 硅片亚微米线路、生物深层血管;9.5mm 工作距平衡高分辨与操作,适配半导体芯片失效分析(如金线键合缺陷)。
应用于:
半导体电路高分辨检测、脑皮层血管 NIR 成像、量子阱发光分析。

平场设计 + NA=0.67,全视场边缘与中心清晰一致,适配 近红外探测器芯片、量子点阵列 成像;10mm 工作距支持细微调焦,适合超薄样品(≤5μm)的近红外超分辨观察。
应用于:
近红外探测器像素分析、量子点发光图案检测、单细胞荧光信号定量分析。

NA=0.75+HR 设计,0.37μm 分辨力突破近红外极限,呈现 半导体纳米结构、病毒近红外标记;4mm 短距换取高 NA,适配 超薄窗口片、量子器件芯片 的超精细观察。
应用于:
石墨烯褶皱分析、病毒 NIR 形态观察、半导体纳米线阵列检测。
VL Plan Apo NIR液晶近红外明视物镜 是液晶行业专属的近红外高端物镜,广泛应用于LCD 面板检测、近红外激光加工、半导体辅助检测。

t0 补偿 0mm 玻璃,适配超薄 / 无基板样品,平场设计让视场边缘与中心同步清晰,近红外波段无色边干扰。
应用于:
液晶研发(薄样品测试)、透明薄膜缺陷检测,或样品表面凸起的大间距观察。

定制校正 0.7mm 玻璃的像差,近红外高穿透性 “看透” 基板,还原内部电路细节。
应用于:
液晶产线常规检测(手机 / 显示器面板),快速筛查线路断线、像素缺陷。

抵消厚玻璃的像差扩散,平场设计保障大视野边缘清晰,兼顾效率与精度。
应用于:
大尺寸液晶面板(电视 / 工控屏)检测,或多层玻璃器件的大视野观察。

t0 补偿 0mm 玻璃,高 NA + 复消色差实现近红外精细成像,平场设计消除高倍边缘模糊。
应用于:
液晶微小缺陷(微米级划痕 / 气泡)检测、OLED 微电路观察,或科研级近红外分析。

高倍下针对性校正 0.7mm 玻璃像差,还原基板下像素级细节,兼容近红外激光加工同轴观测。
应用于:
液晶高端质检(如苹果供应链)、像素缺陷分析,或激光修复实时监控。

突破 “厚样品 + 高倍” 像差瓶颈,近红外清晰呈现厚基板深层结构(如多层线路交叉区)。
应用于:
大尺寸厚玻璃面板(车载 / 医疗屏)深度缺陷分析、液晶材料微观研究。
VL Plan Apo NUV 液晶紫外明视物镜 液晶面板制造和修复设计的高端光学器件 广泛应用于液晶面板精密加工与修复、半导体与光电子器件加工、工业检测与品质管理。

平场设计消除场曲,20mm 长工作距避免碰撞凸起;复消色差覆盖紫外(355nm)+ 可见光,成像无色边。
应用于:
液晶研发阶段 超薄样品测试(如实验级无玻璃基板);透明薄膜(如 OCA 胶)表面缺陷检测,或 半导体晶圆裸片观察(延伸场景)。

定制校正 0.7mm 玻璃折射干扰,近紫外(355nm)高穿透 + 可见光明视场,同步支持 激光加工同轴观测(如手机屏像素修复)。
应用于:
手机 / 平板 LCD 产线 常规检测(线路断线、像素缺陷筛查);
355nm 激光修复时 实时监控加工区域(同轴光路,位置误差<2μm)。

抵消厚玻璃像差扩散,平场设计保障 大视野边缘清晰(如整片电视屏检测),兼顾效率与精度。
应用于:
大尺寸液晶面板 全视野缺陷扫描(如 8K 电视屏);
多层厚玻璃器件(如车载显示模组)的 内部结构观测(近紫外穿透 + 明视场对比)。

高 NA + 复消色差实现 紫外 - 可见光精细成像,平场设计消除高倍边缘模糊,适配科研级分析。
应用于:
液晶 微米级缺陷分析(如 0.5μm 划痕、气泡);
半导体晶圆 近紫外光刻胶观测(355nm 波段优化,兼容光刻工艺)。

高倍下针对性校正 0.7mm 玻璃像差,还原 手机屏像素级细节,支持 355nm 激光修复同轴监控(如 OLED 像素电极修复)。
应用于:
高端液晶质检(如苹果供应链) 像素缺陷定量分析;
激光修复实时监控(如 ITO 线路修复,光斑精度达 0.1μm)。

突破 “厚玻璃 + 高倍” 像差瓶颈,近紫外清晰呈现 厚基板深层结构(如多层线路交叉区),兼容激光加工。
应用于:
大尺寸厚玻璃面板(车载 / 医疗屏) 深度缺陷分析(如 1.1mm 玻璃下的线路短路);
液晶材料 近紫外光谱研究(复消色差保障多波长数据精准)。
VL Plan Apo NUV/M Plan Apo NUV HR近紫外视场物镜 无限远校正的明视场平场复消色差物镜 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加工、液晶修复、科研分析。

超长大视野:2× 低倍率 + 30.5mm 超长工作距离,搭配 Φ24 目镜时实际视场达 12mm,可一次性覆盖大尺寸样品(如整片晶圆边缘),减少拼接观测误差。复消色差适配:针对 355nm 紫外与 532nm 可见光同步校正,适合 大范围样品的紫外 - 可见光双波段快速扫描(如半导体晶圆初步定位、LCD 面板全局检测)。
应用于:
工业产线对大尺寸样品的 “快速筛检”,或激光加工前的区域定位。

“长距 + 中倍率” 平衡:30.5mm 工作距离与 5× 倍率结合,既保留大操作空间(适配夹具、光源),又将分辨率提升至 2.1μm,可观测中等细节(如 LCD 像素阵列、芯片封装轮廓)。多波段兼容:355-532nm 复消色差,支持 紫外激光加工与可见光观测同步(如激光切割区域的实时监控)。
应用于:
电子元件封装缺陷检测、激光微加工的 “区域级” 细节观测。

“超长距 + 高分辨” 突破:10× 倍率下仍保持 30.5mm 工作距离(远超常规 10× 物镜的 10-15mm),同时 NA 提升至 0.28,分辨率达 1μm,实现 “长操作空间 + 精细观测” 双需求。齐焦优势:95mm 共轭距确保与 2×/5× 物镜切换时焦点不变,提升多倍率观测效率。
应用于:
带复杂夹具的样品检测(如倒装芯片)、需要手动操作空间的激光刻蚀观测。

20X 款 17mm 工作距,优于常规 20×(普遍 < 10mm),适配芯片引脚、电路线宽等中等细节观测,平衡倍率与操作空间 。355nm 紫外捕捉光刻胶细节,532nm 可见光还原金属线路色,支撑半导体光刻 / 蚀刻双波段质检 。
应用于:
半导体电路线宽测量(≥0.7μm)、LCD 彩色滤光片缺陷检测。

HR 版 NA 0.8 且针对 355nm 优化,分辨率达 0.3μm(近衍射极限),可辨芯片纳米电路等亚微米结构 。1.6mm 短工作距为高 NA 妥协,适配半导体晶圆缺陷复判、激光加工终点检测等固定样品超精细观测 。
应用于:
半导体先进制程(如 7nm 以下电路)检测、激光微纳加工的 “终点精度” 验证。
VL Plan Apo 明视场观察物镜 显微镜的高性能明视场物镜 广泛应用于金相缺陷检测、半导体芯片观察、材料显微分析。

低倍大视场 + 超长工作距离,平场复消色差确保 20mm 视场边缘清晰;400-700nm 全波段消色差,色彩无 “彩边”。
应用于:
大尺寸样品宏观扫描(如金属板材表面缺陷初筛、晶圆全局定位),长工作距离可直接观察厚达 20mm 的块状样品,无需拆卸附件

中倍兼顾范围与细节,NA 提升使分辨力达 2μm(比 2× 提升 2.5 倍),平场设计让视场边缘与中心清晰度一致。
应用于:
金属晶粒分布、半导体封装纹理观察,长工作距离适配带凸起结构的样品(如焊接件、芯片引脚),可加装偏光模块分析晶体取向。

高倍全视场均匀清晰,NA=0.28 实现 1μm 级分辨力,平场校正消除 “边缘模糊”;无限共轭架构兼容高像素相机(2.3×3.07mm 视场)。
应用于:
常规高倍分析,长工作距离允许加装 DIC 棱镜,拓展微分干涉观察

纳米级细节还原,NA=0.42 + 复消色差,实现 0.7μm 分辨力(接近 550nm 波长下的衍射极限);平场设计确保小视场全范围清晰。
应用于:
半导体芯片缺陷、金属显微组织精细分析,长工作距离可兼容薄样品 + 显微硬度计压头,平衡高倍观察与操作安全性。
VL Plan Fluor EPI 明视场观察物镜 落射同轴照明明视场物镜 广泛应用于金属晶粒分析、芯片缺陷检测、镀层观察。

低倍大视场 + 超长工作距,平场校正保障 20mm 视场(FN25 下)全局清晰。
应用于:
金属板材缺陷初筛、厚样品(≤20mm)宏观观察、晶圆全局定位(避免附件碰撞)。

中倍兼顾范围与细节,平场设计让 8mm 视场(FN25÷10×)边缘清晰,半复消色差还原金属晶粒色彩。
应用于:
金属晶粒分布分析、芯片封装纹理观察(适配偏光模块分析晶体取向)。

高倍全视场均匀清晰,NA 提升实现亚微米分辨,平场设计保障 4mm 视场(FN25÷20×)无边缘模糊。
应用于:
半导体芯片线路检测(消除彩边误判)、金属夹杂物分析(适配 DIC 增强立体感)。

近衍射极限分辨(NA=0.8 支撑),平场校正让 1mm 视场(FN25÷50×)全范围清晰,色彩精准还原微结构。
应用于:
金属显微组织分析(马氏体 / 奥氏体区分)、晶圆纳米级缺陷定位。

高倍极限分辨,平场设计抵消场曲,半复消色差保障色彩无偏差,45mm 齐焦兼顾操作安全。
应用于:
半导体芯片纳米缺陷检测(线路短路、氧化层异常)、超精密材料(石墨烯)微观观察。
VL Plan Fluor EPI BD明暗视场观察物镜 业级同轴照明显微物镜,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加工与质检、半导体与电子元件质检、精密五金与模具检测、涂层与薄膜质量控制、材料科学基础研究。

低倍大视场 + 平场校正,25mm 视场(FN25)内全局清晰,明暗场双模式适配厚样品。
应用于:
金属板材表面缺陷初筛、20mm 厚块状样品(如铝块)宏观观察、晶圆全局定位(避免镜头碰撞)。

中倍兼顾范围与细节,平场设计消除边缘模糊,半复消色差还原金属晶粒真实色彩,明暗场切换高效。
应用于:
金属晶粒分布分析(明场)、芯片封装纹理缺陷检测(暗场)、晶体取向分析(适配偏光模块)。

高倍全视场均匀清晰,NA 提升实现亚微米分辨,明暗场下无彩边干扰,支持 DIC 增强三维立体感。
应用于:
半导体芯片线路短路 / 划痕检测(暗场)、金属夹杂物分析(明场)、微小缺陷三维形貌观察(DIC 模式)。

近衍射极限分辨力,平场校正保障 1mm 视场(FN25÷50)全范围清晰,色彩精准还原微结构。
应用于:
金属显微组织分析(马氏体 / 奥氏体区分)、晶圆纳米级缺陷(氧化层异常)定位、薄膜针孔检测(暗场)。

高倍极限分辨(接近衍射极限),平场设计抵消场曲,半复消色差保障色彩无偏差,45mm 齐焦兼顾操作安全。
应用于:
半导体芯片纳米缺陷(线路缺口、纳米划痕)检测、超精密材料(石墨烯)微观观察、高倍暗场颗粒分析。
VL Plan Fluor EPI 明场长距物镜 工业级落射明场长工作距离物镜,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领域、汽车制造、精密机械等领域。

采用平场半复消色差设计,消除场曲与红蓝光像差,全视场(25mm 范围)清晰无彩边;12mm 超长工作距离可直接观察厚样品(如金属块、带凸起的焊接件),或为探针 / 夹具预留操作空间。
应用于:
金属表面缺陷、芯片封装纹理等检测,45mm 齐焦换镜免重新对焦,提升产线效率

平衡长工作距与高分辨率,10.4mm 工作距离保留操作空间,0.55μm 分辨率实现亚微米级观察;平场半复消色差保障全视场清晰、色彩精准。
应用于:
金属晶粒统计、芯片焊接点虚焊检测等 “需操作空间 + 精细观察” 的场景。

高倍下仍保持长工作距(3.1mm,远超常规 100× 物镜),兼顾高分辨与操作安全;NA 0.8 增强聚光能力,结合平场半复消色差,实现全视场高清无彩边成像。
应用于:
半导体纳米缺陷(如晶圆氧化层针孔)、超精密材料(如石墨烯)微观形貌等超精细检测。
VL Plan Fluor EPI BD 明暗场长距物镜 工业级同轴落射式明暗场双模式长工作距离物镜,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,半导体质检,精密模具等领域。

长工作距离 + 平场半消色差:12 毫米的工作距离可直接观察 20 毫米厚的金属块等样品。平场设计消除了场曲,确保整个视场(25 毫米范围)清晰无色差;明暗场切换:明场用于观察金属晶粒分布,暗场用于捕捉表面纳米级划痕,无需更换镜头即可提高效率。
应用于:
厚金属板表面缺陷的初步筛查、芯片封装的宏观纹理检测、带夹具样品的在线观察(长工作距离预留操作空间)。

平衡长工作距与高分辨率:10.4mm 工作距离保留操作空间,0.55μm 分辨率实现亚微米级观察;色彩精准性:半复消色差校正红蓝光像差,金属夹杂物、芯片焊接点等场景下无彩边干扰。
应用于:
金属晶粒细化剂分布分析(明场)、半导体晶圆亚微米缺陷定位(暗场)、精密模具型腔微观磨损检测。

高倍下长工作距突破:3.1mm 工作距离远超常规 100× 物镜(通常 < 1mm),兼顾超精密观察与操作安全;极限分辨力:NA 0.8 结合平场半复消色差,可检测芯片纳米级短路、晶圆氧化层针孔等超细微缺陷。
应用于:
半导体芯片纳米划痕检测(暗场)、超精密材料(如石墨烯)微观形貌分析(明场)、金属晶界异常高倍观察。
VL Plan Apo EPI 明视场观察物镜 工业级落射明视场物镜,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与质检,电子元件与 MEMS 检测,金属材料分析,精密模具与机械部件,科研与实验室应用。
VL CF Plan TI/DI 白光干涉物镜采用无限远共轭光学系统,广泛应用于半导体(晶圆缺陷 / 膜厚)、光学元件(表面平整度)、精密制造(零件粗糙度)等领域,支持全尺度表面测量。

属于Michelson 型干涉物镜,具备长工作距离、大视场、大焦深的优势,对表面高低差容忍度高。
应用于:
大尺寸、粗糙表面的非接触式测量,如 3D 打印金属零件的宏观表面粗糙度扫描、大型光学元件(如透镜、反射镜)的全局形貌分析。

倍率与数值孔径平衡,分辨率适配亚微米级结构,焦深适中,兼容中等粗糙度表面。
应用于:
可用于半导体芯片焊盘的几何特征(高度、间距)测量,或石墨烯、MoS₂等二维材料的褶皱、晶界观测(DI 技术增强结构对比度)。

中高倍率下进一步提升分辨率,适配更精细的亚微米结构,工作距离与焦深平衡。
应用于:
适用于 MEMS 器件(如微梁、微阀)的三维形貌检测,或金属材料晶界的微观分析(观测原子排列畸变)。

高 NA 带来纳米级分辨率(0.50μm),焦深较小,对平整表面的高精度测量更友好。
应用于:
半导体芯片的纳米级缺陷(如划痕、短路)检测,或光学薄膜(如光刻胶)的纳米厚度与平整度分析。
VL CF Plan明视场观察物镜 采用 “平场(Plan)校正” 设计的高端显微镜物镜,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(细胞 / 组织成像)、材料科学(金属晶界 / 半导体缺陷检测)、工业质检(精密零件)表面观测等领域。

无限远校正,明场消色差;5× 低倍低 NA,却具超长工作距(22.5mm)、超大视场(5mm)、极深焦深(16.27μm),耐样本高低差。
应用于:
大尺寸、厚样本或需长操作空间的明场观测,如 3D 打印零件的宏观表面扫描、生物组织大切片的全局观察,可快速覆盖大范围样本。

无限远校正,明场消色差;10× 倍率与 NA=0.30 平衡,工作距适中,视场、分辨率兼顾宏观与微米级细节。
应用于:
常规明场观测,如细胞培养皿整体观察、小型精密零件(微米级划痕 / 结构)检测。

无限远校正,明场消色差;20× 中高倍 + NA=0.46,亚微米分辨率(0.60μm),工作距 3.1mm 适配常规样本。
应用于:
亚微米级结构的明场分析,如半导体芯片浅表层缺陷(微小裂纹、颗粒)、细胞亚结构(细胞器分布)观测。

无限远校正,明场消色差;50× 高倍 + NA=0.80,达 0.34μm 纳米级分辨率,但工作距短、焦深浅,对样本平整度要求高。
应用于:
纳米级精细结构的明场观测,如半导体器件纳米线、金属晶界微观形貌,或超薄切片超微结构分析。
VL Plan Fluor 荧光生物物镜 平场半复消色差物镜,广泛应用于活细胞动态荧光成像、病理切片多色荧光诊断、3D 生物结构深层成像、高通量细胞筛选、紫外荧光细胞核 / 染色体观察。

10 倍放大,数值孔径(NA)0.3,超长工作距离(16.2mm),平场半复消色差校正,空气介质,适配 0.17mm 盖玻片,宽光谱透光性优。
应用:
适合大视场荧光观察(如细胞群体的荧光分布筛查)、厚样本(如组织切片浅层)的明场 / 荧光多模态切换,长工作距可避免损伤样本,便于初步定位。

20 倍放大,NA=0.5,工作距离 2.2mm,平场半复消色差校正,空气介质,适配 0.17mm 盖玻片,兼顾视场与亚微米级分辨率。
应用:
用于细胞亚结构荧光成像(如线粒体、内质网标记),或薄生物样本(单细胞、超薄组织)的明场 / 荧光 / DIC 多模态分析。

40 倍放大,NA=0.75,工作距离 0.66mm,平场半复消色差校正,空气介质,带弹簧保护(防镜头 - 样本碰撞),适配 0.17mm 盖玻片。
应用:
适合亚微米级结构荧光观察(如细胞器精细分布、蛋白定位),或精密生物样本(如神经元突触)的明场 / 荧光研究,弹簧设计提升操作安全性。

60 倍放大,NA=0.85,工作距离 0.3 - 0.36mm,平场半复消色差校正,空气介质,带弹簧保护,兼容 0.11 - 0.23mm 盖玻片(适配多类制片)。
应用:
用于高分辨率荧光成像(如细胞核染色质、小颗粒标记物),可适配不同盖玻片厚度的特殊样本(如定制切片),弹簧保护保障操作安全。

100 倍放大,NA=1.35,工作距离 0.16mm,平场半复消色差校正,油浸介质(增强聚光与分辨率),带弹簧保护,适配 0.17mm 盖玻片,宽光谱透光性优异。
应用:
适用于纳米级精细结构荧光观察(如病毒颗粒、蛋白簇、单分子荧光),或染色体、细胞器超微结构的极限分辨率成像,油浸可显著提升信号亮度与分辨率。
VL Plan Fluor Ph 荧光相衬生物物镜 荧光成像与相衬观察功能的多模态生物显微镜物镜,广泛应用于活细胞多模态动态研究、细胞功能与毒性分析、透明 / 薄样本精细观测、塑料器皿内样本成像、教学与科研通用场景。

作为低倍多模态物镜,无穷远校正 + 半复消色差保障成像质量;超长工作距离(16.5mm)为厚样本(如大块组织、3D 培养物)、大尺寸样本(培养皿全局扫描)提供充足操作空间。
应用:
适合 “宏观定位 + 多模态初筛”(明场全局观察、荧光标记整体分布、相衬样本初步识别)。

“低倍→中倍” 过渡型物镜,NA 与倍率平衡;工作距离仍较长(14.5mm),兼顾大视场与分辨率。
应用:
可用于细胞群体荧光分布筛查、活细胞分裂初期相衬观察,或薄组织的 “明场→荧光” 快速切换分析。

中倍精准成像物镜,NA 提升实现 “亚微米级分辨率”;校正环解决盖玻片 / 样本厚度不均的像差问题,适配多样制片;工作距离适中。
应用:
适合细胞亚结构(线粒体、内质网)荧光标记观察,或透明活细胞的相衬动态分析(如细胞迁移、形态变化)。

高倍亚微结构观察物镜,NA=0.6 保障高分辨率;校正环 + 宽盖玻片适配性,兼容不同制片;工作距离(2.3–3.3mm)在高倍下仍有操作空间。
应用:
可用于细胞器精细分布(如高尔基体定位)、蛋白荧光标记的亚细胞定位,或神经元突触的相衬观察。

高倍精细成像物镜(空气介质),NA=0.7 接近油镜性能(无需浸油);校正环保障厚盖玻片 / 样本的成像质量,工作距离可满足细胞核染色质。
应用于:
小颗粒荧光标记物(如病毒样颗粒)的高分辨率观察,或薄切片超微结构的相衬分析,为 “无油镜高倍成像” 提供解决方案。
VL Plan Apo 高性能生物物镜 高性能生物显微镜物镜,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、医学研究与药物研发、前沿技术与跨学科应用、自动化与高通量解决方案、技术拓展与创新应用。

低倍宏观观测物镜,复消色差保障色彩精准,8.5mm 超长工作距适配厚样本、大容器。
应用:
适合明场 / 荧光 “预定位”(快速找到目标区域,为高倍观察打基础)。

复消色差保障色彩真,4× 低倍 + 20mm 超长工作距(大视野、易操作),空气介质,无需浸液和特定盖玻片,简便灵活。
应用:
适用于厚样本的全局观测,如大块组织、3D 细胞团(类器官)、微生物群落的整体形态与分布观察。

进入中倍观测区间,NA 提升保障 “细胞群体→亚结构” 的分辨率跨越;复消色差让 GFP、DAPI 等荧光标记 “色彩真实不串扰”
应用:
适合细胞培养、常规组织切片的 “中观分析”(如细胞密度统计、组织层结构观察)。

空气介质下高分辨率成像标杆,NA=0.8 接近油镜性能(无需浸油);弹簧保护防止操作中物镜压损样本
应用:
适合活细胞动态(如分裂、迁移)、细胞器(线粒体、内质网)荧光标记的 “高倍精准观测”。

无需浸油的 “准油镜体验”,高 NA 保障亚微米级分辨率;宽盖玻片适配性(0.11–0.23mm)兼容多样制片
应用:
适合细胞骨架、细胞核细节的 “无油高分辨率观测”,简化操作同时保持精度。

NA=1.42 突破空气衍射极限;复消色差让多色荧光(如 DAPI+GFP+RFP)“共定位零误差”
应用:
适合病毒颗粒、染色质纤维、单分子荧光标记的高倍分析。

油镜 “性能天花板”,NA=1.45 实现 “纳米级分辨率”;复消色差覆盖全色谱校正。
应用:
细胞亚结构(线粒体嵴、突触)、微生物(细菌鞭毛)、免疫荧光单分子定位的 “终极观测工具”。